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1年 第01期

颗粒形状对全散射法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

2021年 第01期
440
253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引用格式:
--
作者:
夏继胜
邹 军
吴凯
谈紫星
黄静
黄国辉
黄玮珍
韩金克
刘小伟
单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 景德镇发电厂;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燃煤电厂排放颗粒物作为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实现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精确在线监测意义重大。激光全散射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监测方法,受颗粒特性影响较大,易造成较大的测量偏差。为探究颗粒形状对全散射法测量的影响,搭建了全散射法测试台架,并采用球形二氧化硅颗粒对测试系统进行标定,标定结果显示,球形二氧化硅颗粒质量浓度与消光程度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大于0.99,测量浓度与真实浓度偏差仅为1.8%。进一步采用633 nm与532 nm波长激光分别对3种非球形(棱形、不规则和片状)二氧化硅颗粒进行测试试验。测试结果显示,3种形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与消光程度均高度相关,R2均高于0.99;3种形状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差与颗粒形状及激光波长相关,对比发现,入射波长为633 nm时,不规则、棱形和片状颗粒的质量浓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测量偏差分别为16.1%、27.4%和36.6%;入射波长为532 nm时,3种颗粒质量浓度的测量偏差分别为4.8%、11.4%和17.4%;颗粒形状一致条件下,532 nm入射波长时的测量偏差明显较小,通过波长的选择可降低颗粒形状变化造成的测量偏差。


关键词:
全散射法
颗粒物
非球形颗粒
质量浓度
测量偏差
图表:
相关文章:
--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