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年 第06期

循环流化床床料与燃料粒径对脱硝反应的影响

2020年 第06期
264
294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引用格式:
--
作者:
张曜
于娟
林晨
冯帆
张忠孝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

随着能源动力产业的大力发展,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控制NOx排放的相关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循环流化床的NOx排放,需要从源头降低NOx生成量,有必要研究床料及燃料粒径对脱硝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系统探讨了反应温度、氨氮摩尔比、床料粒径配比、煤粉平均粒径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还原剂有效还原NOx的温度为860~950 ℃;不同反应温度下,氨的脱硝效率随氨氮摩尔比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增大细颗粒床料占比能有效减少NOx生成量、提高脱硝效率、降低SNCR活性反应温度;其中,细颗粒占比最大的床料脱硝效率随NSR的增加不断升高,当NSR=2.0时,脱硝效率达到了最高42%,NOx排放量降至215 mg/m3。适当减小煤粉平均粒径,可降低NOx生成量并促使SNCR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各温度下,平均粒径330 μm煤粉产生的NOx较425 μm煤粉下降10~30 mg/m3。高温下,氨还原剂的脱硝效率随燃料粒径的增大明显上升;较低温度时,氨的脱硝效率随燃料粒径的增大可能下降。910 ℃时,燃烧平均粒径600 μm煤粉在不同NSR下,脱硝效率比燃烧425 μm煤粉显著高出20%~30%;860 ℃时,平均粒径425 μm煤粉脱硝效率明显低于330 μm煤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氨的还原反应与NOx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在不同初始浓度和温度下氨具有不同的反应选择性。确定燃料粒径后,需要匹配合适的工艺操作参数以满足NOx排放要求。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脱硝
反应温度
氨氮摩尔比
床料粒径
煤粉粒径
作者简介:
张曜(1996—),男,云南德宏人,硕士研究生,从事NOx超低排放研究。E-mail:1504424744@qq.com。通讯作者:于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NOx超低排放、CO2捕集与利用。E-mail:yujuan@sjtu.edu.cn
图表:
相关文章:
--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